忻州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009-09-29 08:49 来源: 我的钢铁

忻州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60年风雨历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抓改革、促开放,实施工业强市方略,建设开放型经济,使工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全市工业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基础起步,不断发展壮大。截止2008年,全市已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590家,实现销售收入368.1亿元。工业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1.5亿元,跃升到392亿元。1949年全市乡及乡以上企业只有257户,200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已达363户。在60年的发展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全市工业保持了高速增长。主要产品产量比建国初期成几十倍、上百倍的增长。2008年末,原煤产量达到3255.7万吨,比1949年增加3237.7万吨,是1949年的180倍;发电量达到316亿千瓦小时,是1949年的50多万倍。建国60年来,工业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52年我国GDP中工业只占2.2%,之后工业比重逐年上升,1960年比重达到20.3%。之后几年稍有下降,1989年首次超过农业,为35.0%。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在GDP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近两年又开始回升,2007年达到最高,为46.7%,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所有制结构和经济布局发生明显变化

解放初期,忻州实施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所有制形式是一公为大、以国有经济为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改革开放后,特别党的十四大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忻州工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体制摆脱了羁绊,实施了国有经济在一般竞争领域中的大踏步退出,通过招商引资,完成了国有企业脱胎换骨式改造;加速发展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市工业经济新的支撑力量。目前,全市已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仍占绝对的支配地位;私营企业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拾遗补缺位置逐步发展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组织方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14.1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产值78.4亿元,私营企业完成产值69.8亿元,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157.3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产值的25.0%、22.2%和50.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忻州解放60年间,工业实现了长足进步,建成了煤炭、铁矿、冶金、化工、焦化、纺织、医药、建材、电力工业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依托全市的资源优势,建立了与所有资源关联性较强的产业结构,即煤炭开采和洗选、铁矿开采、有色金属冶炼、法兰、电力生产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并且大集团、大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龙头已初具规模。近几年来,全市围绕煤电铝化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具有资源优势、经济基础、市场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忻定原化工冶金机械轻纺工业区、繁代冶金工业区、宁静煤炭工业区、河保偏煤电铝建工业区和神五岢农畜产品加工工业区。同时还注重发展非资源型产品和产业,引进市外资本、技术,以构建新产业生态型循环经济园区为依托,引导市属存量工业企业改址入园、改制变型、改造升级,推进装备制造、铸锻造、陶瓷合金材料、玻璃等工业健康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已初见成效。

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转变

长期以来,全市把"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强化了节能减排工作,致力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时期,全市节能降耗力度加大,市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工作体系和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由于全市的工业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城镇化水平还相对较低,畸重型经济的特征还十分明显,节能减排面临着异乎寻常的艰巨任务。但我们坚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能耗指标高的行业和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关闭了一批小炼铁、小煤焦、铁合金和电石企业,对部分企业实行了差别电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帮助山西侨友化工、岢岚沙棘黄酮、纪元集团酒精、四方铁路器材、原平高龙电力开关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争取到上级资金支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企业扩建、技改投资分别达到42.81亿元和34.71亿元,较上年增长157%和4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基本编制完成,河曲县以及山西泰尔、偏关晋电化工等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实施方案通过审查,开始实施。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神池风电一期开工建设,河曲煤矸石电厂列入国家发改委2009年开工备选项目,山西蓝天环保锅炉、山西山地阳光复合板、河曲正大新型墙体材料、泰尔砌块等项目得到国家和省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国家为促进节能减排而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机制,加快建设配套一批符合政策要求的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利用节能减排后形成的容量空间,进一步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在允许的排放总量内置换调控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低污染、低排放甚至是非资源型、零污染、零排放的新项目、大项目,实现等量置换、破立并举。

60年来,全市工业领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均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的工业还处在中期阶段,工业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产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传统产业结构偏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要想真正实现忻州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对全市的传统主导产业进行深度开发,实现转型发展,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全市的工业化水平。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