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河南济钢有望月底重组

2010-12-27 09:00 来源: 我的钢铁网

持续了一年多的华菱与济钢重组即将画上圆满句号。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菱)与河南济源钢铁有限公司(下称济钢)将于近日正式签订重组协议。这表示,在新一轮的钢铁重组大潮中,河南排名第二的钢铁企业,率先投身他人的怀抱。此次华菱与济钢的重组,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济钢投身华菱

“(股权)华菱与济钢6∶4,华菱控股,占据董事会7名成员中的4个席位。”济钢的一位中层表示,“双方资产评估已经完成,12月下旬将签订正式重组协议。”

12月中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济钢董事长李玉田也证实说,协议的细节已经敲定,正在报有关部门批准,“应该在12月底或元月初正式对外公布。”

早在2008年,首钢就找到济钢,提议重组,最终因控股权的原因搁置。2009年,唐钢来了,其要求与首钢如出一辙6∶4,济钢再次放弃。“不愿意失去控股权是济钢与重组方难于达成重组协议的要害因素。”但是,这一次济钢接受了华菱控股的要求。

济钢的难题

作为河南钢铁企业中排名第二、效益最好的济钢,为何在新一轮的钢铁重组潮中,率先投身他人怀抱?

这几年,济钢的产能一直在国家调控的边缘线上挣扎:2006年,国家调控年产能200万吨以下的小钢厂,济钢通过收购洛阳市新安县1个80万吨产能的线材厂,才达到220万吨的产能。现在,国家又提出对300万吨以下小钢厂进行调控,济钢上马了一条产能为90万吨的棒材生产线,实现了产能310万吨。

虽然济钢适应能力不错,但在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济钢必须寻求新的更大的发展。

华菱的需要

与济钢一样,华菱同样有自己的需求。

这两年,国内钢铁企业正处于重组的高潮。国内钢铁产业重组格局已经明朗。宝钢系、鞍钢系、武钢系、河北系、山东系等“群雄争霸”的格局初显。这其中,以央企宝钢、武钢、鞍钢为主导的重组气势最为逼人。

而华菱作为湖南最大的钢铁企业,在联合了境内湘钢、涟钢与衡钢后,2009年完成钢产量1181万吨,销售收入500多亿元,利润27亿元。然而与宝钢、河北钢铁集团等相比,仍然处于“第二阵营”。

2009年12月,工信部发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案》,明确提出了推动华菱、马钢、太钢等地方钢铁企业与省内外企业联合重组,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

此次“相中”济钢,一方面因为济钢是河南效益最好的民营钢企;另一方面,济钢虽然上马了高强度机械用钢生产线,但民用建材用钢仍然是济钢的主导产品,据说济钢的民用钢材产能占据全部产能的75%,这正是华菱所希望得到的。而且,济钢所处的区域优势,也正是华菱欲重组济钢的关键因素之一:济钢所在的区位内,新乡、焦作、洛阳等地缺少大型钢铁企业,而济源所在的区位紧邻山西,山西焦炭资源也是华菱所觊觎的。

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能否如愿?

虽然前景看好,但隐忧同样存在。

因为早在2005年,华菱就与世界钢铁巨头米塔尔联姻,后者以25.99亿元价格收购了华菱管线37.17%股权,成为国外资本进入国内钢铁产业的第一案。在入股之初,双方都对未来经营前景表达了良好的预期,但“联姻”以来,华菱钢铁经营业绩每况愈下。

2010年10月13日,华菱钢铁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今年1~9月将亏损14亿~15亿元,同比增亏522%~566%。对于今年的巨额亏损,公司更是明确指出问题出在被寄予厚望的原材料成本和管理上,令市场大为失望。

此次华菱与济钢的重组,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河南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张保盈认为,重组后,不是单一地看大企业的规模,而是看其核心竞争力能否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对于华菱与济钢的重组,他建议,企业合并后,不要只考虑“眼前能得到什么”,要有“给予”的心态,双方互相给予资源、能力的支持,这样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况且,对于河南钢铁产业来说,眼下,正是借势做大的良机。

■小档案

济钢原是地方国有企业,2001年,5000多名员工共同出资收购了济钢的国有资产,组建了全员持股的民营企业。2009年实现利税7.6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26.87%,盈利能力超越了老大哥安钢。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