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电荒”倒逼电力体制改革

2011-05-13 08:41 来源: 我的钢铁网

3月至今,浙江、湖南、江西、重庆、贵州等地出乎意料地出现了罕见的淡季“电荒”现象——限制用电、有序用电等非常规手段变成常态。

国家发改委曾预警称,预计夏季高峰期华东、华北、南方供需缺口较大。国际能源署(IEA)昨日更是发布警示:中国夏季电力缺口可能推动柴油需求量提高30万桶/天。

动力煤价格连涨8周,涨幅超过20%,而上网电价未及时调整,被视作电荒的主因。瑞银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博客)认为,政府对煤、电价格的干预是电荒的关键因素。出于控通胀,政府试图压低电煤合同价,延缓电价调整时间。这导致了煤企对合同的履约率下降。同时,电厂在亏损情况下发电积极性也低,目前全国范围内火电机组整体利用率仍然较低。

煤炭行业有不同看法。在5月12日“我的钢铁网”举办的2011第二届中国煤炭供需形势分析及进出口贸易洽谈会上,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认为,近两年电力规划执行不配套,核准新电源集中于西北,而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的电力通道建设缓慢,使电力富裕地区无法大规模、远距离输电。而用电负荷集中的东部,却停批火电项目,使区域不平衡更加严重。

就已招致众多非议的煤炭市场化改革,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张宏昨日认为,该改革的成绩是巨大的。煤炭全行业2003年之后告别亏损,2010年利润达3000亿元。2001年原国有重点煤矿职工平均月工资为711元,2010年则为3500元;年产量也由2001年的13亿吨,增至2010年的32.4亿吨。

因此,煤炭行业的投资也越来越大,“十一五”煤炭投资高达1.25亿元,为“十五”的5倍。“新增投资形成的产能将在‘十二五’逐步释放,产能过剩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张宏说。

各省区和煤炭企业“十二五”初步规划煤炭生产总规模在50多亿吨,远高于此前国家能源局计划设立的“37亿吨”的产量“天花板”。这意味着,宽松的供应,将缓解煤炭紧张,而煤价的预期下降,或为电企带来利好。

不过归根结底,要缓解电荒,还需坚持2002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的改革方向,探索出真正的电价形成机制。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