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 鄂豫两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进展综述

2011-12-27 08:46 来源: 国土资源部

从2010年起,国土资源部与财政部推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和“示范工程”两种形式,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其中,“以奖代补”指通过考核矿山企业“三率”,对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取得显著成效的矿山企业给予资金奖励;示范工程主要用于以矿山企业为主体的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推进油页岩、煤矸石、难选冶黑色金属、共伴生有色金属、矿山固体废弃物、多金属尾矿等综合开发利用。

两年来,专项实施情况如何?2011年12月初,记者随专项检查组赴湖北、河南,进行了采访。

  专项显成效:四两拨千斤

  2010年,湖北尧治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1000万元奖励资金,并将其投入到企业急需的技术改造项目上。除此之外,该公司还自筹资金2677万元,用于购置更新机械设备、贫矿区基础设施建设、薄矿和低品位矿区井巷掘进工程、采空区回填和100万吨/年选矿厂建设。通过改进采矿技术方法,企业获得了大“实惠”:矿山的开采回采率由原来的70%左右提高到80%,三年累计增加采出矿量30.4万吨,增加收入8810万元。

  对河南省而言,去年全省23个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项目获得的专项资金总额是1.87亿元,这是个不小的数目,相当于一个普通县全年的财政收入。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张兴辽介绍说,2010年,全省共有“以奖代补”项目15个,奖励资金1.06亿元,示范工程8个,资金8108万元。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进一步提高“三率”水平相关项目的技术改造、研发和设备采购;示范工程资金主要用于示范项目实施。

  随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的开展,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了一组数据:704家矿山企业共获得奖励资金42.98亿元,通过积极改进技术、工艺,最近三年用于提高“三率”水平的直接投资合计超过600亿元,因“三率”水平高于规定或设计标准增加的销售收入近2000亿元。此外,示范工程扶持资金37.18亿元,在油气、煤炭资源高效开采,黑色、有色、稀有、化工及非金属矿产综合开发利用领域设立示范工程408个,带动企业投资近500亿元,充分发挥了中央财政资金的拉动作用。全国矿山企业整体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预计提高1%~2%,同时盘活了一批资源储量。事实证明,专项资金确实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对此,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鞠建华认为,从专项实施情况来看,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当然,这仅仅是开始。在“十二五”期间,还将有更大的动作。国土资源部今年11月发布的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中,就提出了如下目标:“全面提高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和节约利用水平。2015年与2010年相比,在动用相同资源储量的情况下,多回收资源5%。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规模显著提高。80%的达到综合利用品位的共伴生矿产得到全面回收。建设60个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施600个左右示范工程,带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整体提高。”

  “下一步,中央财政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200亿元用于示范基地建设,发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规模效应。”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日前透露。

  让企业从节约中尝到“甜头”

  节约能创造多大的价值?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调研员吴礼贵告诉记者,湖北省磷矿探明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位,但矿石类型均以胶磷矿为主,24%品位以下的磷矿资源约占探明资源储量的50%以上,由于选矿难度大,选矿成本高,长期以来,“采富弃贫”现象严重,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宜昌市夷陵区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也说:“在花果树选厂建成投入之前,宜昌磷矿普遍仅开采28%以上品级资源。通常每开采一吨精矿,要浪费3到5吨中低品位磷矿。”

  1990年建成的湖北宜化集团花果树选厂,是当时宜昌地区唯一的重介质选矿厂,也是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和开发中低品位磷矿而建设的试验厂。2008~2010年,该厂不断改进磷矿的重介质选矿,扩建新增了60万吨/年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90万吨/年。去年,“花果山居磷矿重介质选矿项目”申报示范工程,获得国家专项资金1000万元。“选厂的扩建和技改意义深远,采用全层开采技术,磷矿最低开采品级降到了18%左右,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回采率;采用分粒度级重选技术,突破了中磷层矿的重选工艺,选矿综合回收率已经由77%提高到85.6%,特别是矿石与脉石比重差小的中磷层矿,选矿回收率从65%提高到了85%。”据该厂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入选中低品位磷矿400万吨,生产精矿200余万吨。贫矿的利用,带来了巨大经济回报。

  不仅如此,节约还有变废为宝的“神奇力量”,河南省洛阳市豫鹭矿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对此感触颇深。

  这家以回收选钼尾矿中伴生的白钨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去年获得奖励资金1000万元,他们用这笔资金把射流浮选机逐步更换为大型浮选柱,提高了浮选回收率和粗精矿品位。“技术改造后,预选回收率提升至76%以上,综合回收率达到66%左右,产能由日处理选钼尾矿15000吨,提升到20000吨左右。去年,多生产了三氧化钨标矿约140吨,增加金属资源90多吨,产值1500万左右,经济效益显著。”拿着一瓶刚刚加工完成的白钨精矿样品,该公司负责人自豪地向大家介绍。

  当前,资源粗放利用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转方式”迫在眉睫。对矿产资源利用来说,除了节约和综合利用,别无选择。而企业一旦真正从中尝到了“甜头”,从市场中获取了利润,便会自愿踏上“节约之路”。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开展节约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与装备,是《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

  在鞠建华看来,之所以设立“以奖代补”和示范工程专项,是希望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和拉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全面提升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

  也就是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坚持在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上大量投入。2010年,该集团将所获奖励资金1000万元追加投入到实验设备和项目设备改造上。这些努力为集团带来了丰厚回报。该集团三道庄矿区属巨型钼钨矿床,共生白钨矿石3.8亿吨,金属量45.2万吨,成为我国第二大白钨矿床。在投入技术改造资金后,他们突破了白钨难选的技术难题,白钨回收技术一跃成为国内同行业领先。据统计,洛钼集团白钨回收能力已达到30000吨/日。

  除了引导企业主动进行技术研发外,专项资金还让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结合更为“通畅”。在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冯安生的眼中,产学研结合是架在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一座互利双赢的桥梁,也是专项大力倡导的方向。

  当记者走进洛钼集团富川矿业有限公司三川选矿厂时,才明白这座“桥梁”的价值所在。

  技术改造前,由于当地开采的钼矿富含滑石,浮选时难以将矿石、滑石及其他伴生金属分离,因而钼矿品位不高。针对共伴生难选钼矿富含滑石、辉钼矿粒度细等选矿技术难题,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与企业联合攻关,将该选厂作为“难选钼矿项目工业试验厂”,开展共伴生难选钼矿资源选矿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高效选别新工艺、新技术和高效搅拌磨等新装备,并以此申报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经过反复研究试验,课题组开发出了采用原矿—磨矿—磁选—分级—精矿再磨—磁筛精选—浮钼尾矿选硫的选矿原则工艺流程,一举攻克了技术难题,为我国丰富的伴生滑石型钼矿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如今的洛钼集团拥有着一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一个国家级监测中心,一个省级技术中心,洛阳市钨钼材料工程中心和有色金属矿产品实验室也设在集团内部。我们还长期与中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校进行技术合作,近几年获得了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创新奖10余项,已授权专利60余项,在申请专利40余项。” 洛钼集团总工程师李继涛说,这些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对于提升企业的综合利用水平至关重要。

  “等到这批矿山企业新技术、新项目的研发工作渐成气候时,专项才算是真正结果子了。”采访中,一位企业负责人意味深长告诉记者。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