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2011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

2012-03-31 08:43 来源: 我的钢铁网

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2011年我国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发展,金融市场规模和活跃度稳定增长、市场功能进一步深化,各子市场运行差异加大,市场结构变化明显,金融市场产品和交易方式创新继续稳步推进,市场制度进一步完善。

为了全面反映2011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的情况及特点,深入分析过去一年金融市场发展中出现的若干热点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共同撰写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2011)》。该报告共包括总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附录等九大部分。其中总论部分着重描述了2011年中国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情况,详细分析了过去一年中我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复杂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从规模、结构、产品和制度等多个角度概况了2011年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特点。总论之后,报告用七个章节分别从市场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产品创新、制度建设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发展展望和专题等几个方面对各个金融子市场做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报告的最后一部分为附录,收集了2011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大事记和2011年金融市场总体运行数据等内容。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发布的全面介绍中国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情况的年度报告。撰写和出版该报告是落实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两个平台,一个窗口,一个中心”战略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工作,对宣传金融市场发展成就,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报告从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了七期。从历年看,该报告既有利于专业研究人员掌握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权威资料和数据,也有助于广大的金融市场参与者和国内外公众详细了解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背景、现状和思路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第一章概总概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2011ChinaFinancialMarketDevelopmentReport2011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发展,金融市场规模和活跃度稳定增长、市场功能进一步深化,各子市场运行差异加大,市场结构变化明显,金融市场产品和交易方式创新继续稳步推进,市场制度进一步完善。2012年,我国金融市场仍将保持健康与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将可能总体上有所增长,市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市场创新与制度建设将继续稳步推进。

以下是《2011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总论全文

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一)国际经济、金融运行环境复杂多变1.发达经济体走势分化,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下滑2011年,全球经济总体仍处危机之后的复苏过程中。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明显,新兴市场经济体普遍面临较高通胀压力。但受日本海啸影响,加之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下半年,发达经济体走势分化,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放缓。

(1)主要经济体经济走势出现分化美国经济维持温和而脆弱的增长。在经历2010年较明显的复苏后,美国经济2011年年初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第二季度受日本海啸影响,复苏速度大幅减缓,但第三季度又小幅回升。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环比折年率分别为0.4%、1.3%、1.8%和3.0%,较2010年明显减缓。同时,失业率从2010年的10%降至2011年年末的8.3%,表明其经济仍在复苏的轨道上。此外,美国全年CPI上涨3.16%,核心CPI上涨1.66%,全年通胀率冲高回落,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区间。美联储承诺将目前的低利率维持至2014年,表明美国经济复苏仍较脆弱。

欧元区正面临重大危机。由于希腊问题不断拖延,市场的悲观情绪进一步扩散到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主要经济体,导致欧洲银行业承受较大压力并出现信贷紧缩。同时,各国相继出台财政紧缩措施控制赤字,进一步拖累欧元区经济。欧元区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环比折年率分别为3.1%、0.6%、0.5%和-1.3%,除法国外,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主要经济体在第四季度都出现了负增长。同时,欧元区通胀率高达3%,超出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2%目标区间,失业率也继第一章总论2第一章总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2011ChinaFinancialMarketDevelopmentReport2011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为1.5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高于去年的9.3%,但总量低于2006~2007年水平。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8%,这主要得益于并购活动的大幅增加;而增长最快的地区是拉美和加勒比,增速高达35%;非洲的FDI流入量则继续下降。

2.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受日本海啸、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2011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的几次大幅波动波及美国和日本货币市场、美欧债券市场及全球外汇市场,全球股票市场总体也呈现下跌趋势,大宗商品市场从第二季度开始大幅回落。整体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放缓和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等因素主导着全年金融市场的走势。

(1)欧洲美元和欧元拆借利率走高随着欧债危机不断恶化,欧洲美元利率大幅走高。欧洲美元上半年相对平稳,3个月LIBOR稳定在0.25%~0.3%之间,但2011年8月之后大幅上升,年底升至0.58%,美元头寸趋紧迫使美联储在12月联合其他5家中央银行共同向市场提供美元流动性,以解决欧洲市场美元不足的问题,防止危机恶化。而欧元拆借利率延续上年走势继续走高,3个月欧元LIBOR在7月一度高达1.55%,后随着欧洲中央银行的两次降息回落至年末的1.29%。

欧洲中央银行也在12月推出了旨在向金融机构大规模提供流动性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

(2)美国国债收益率较低,欧元区多国主权债收益率升高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压低了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下半年欧债危机的恶化也让美元和美债重新成为资金避险工具,美国10年期续升至2011年12月的10.4%,为危机以来的最高,欧元区经济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日本经济仍处低迷。遭遇海啸冲击的日本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环比折年率分别为-6.8%、-1.5%、7.0%和-2.3%,全年经济较上年萎缩0.9%。海啸之后的重建曾在年中一度小幅抬高日本物价,但从全年来看日本仍处通缩状态。尽管就业仍在改善,失业率从2011年年初的5.2%降低到年末的4.6%,但并无迹象显示其长期停滞的趋势会出现根本好转。

(2)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放缓,下半年资本流入逆转2011年上半年,新兴市场经济体普遍面临较大资本流入和通胀压力,许多国家进一步紧缩货币、控制通胀,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速仍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2011年8月之后,在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和对新兴市场经济体未来增速放缓预期加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了近两年的大规模资本流入开始逆转,各国汇率也普遍下跌。在此情况下,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通胀预期大大降低,货币政策也逐渐开始松动,土耳其、巴西、印度尼西亚、泰国和俄罗斯也先后开始下调政策利率。

(3)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对外直接投资分化2011年,全球贸易继续增长,但受日本海啸、发达经济体需求较弱及部分国家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等因素影响,WTO预测2011年全球贸易增长仅5.8%,大大低于2010年14.5%的增幅,全年贸易总量将仍低于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另外,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数据,20113第一章概总概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2011ChinaFinancialMarketDevelopmentReport2011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最高3.5%下降到年末的2%。期间,由于8月美债危机抬高了短期国债的违约风险,美国3个月以下券种的国债收益率曾一度从0.2%升至0.5%,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短期大幅波动,但短期美债的下跌仅持续了几个交易日,之后3个月美债收益率则重新降至0.1%~0.3%的历史低位,并持续到年底。总体看,评级公司对美主权评级的下调对市场影响仅限于短期,并未从根本上影响美元和美国国债地位。此外,欧洲主权债继续成为全球金融风险的主要源头。欧元区除德国之外的主权债收益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10月欧盟峰会宣布各机构对希腊主权债务自愿减记50%之后,欧洲仍未能拿出令市场信服的方案,市场紧张情绪波及意大利甚至法国,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超过7%。欧洲的各大银行由于大量持有各国国债,因此主权债券的下跌使其受到较大压力,大量资金流出欧洲债券市场。

(3)日元上涨创历史纪录,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欧元兑美元汇率维持震荡,从年初的1.33升至5月的1.49,然后又降至年末的1.298。

日元和瑞郎作为避险货币,年中一度大幅上涨,后引发两国中央银行入市干预,美元兑日元从年初的81.41降至75.56的历史纪录,年末收于76.94;美元兑瑞郎从年初的0.93一度跌至0.7,幅度超过32%,但年底又重新回到0.93。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上半年仍保持上升态势,但8月之后普遍出现了快速和大幅的下跌,大多数货币不但回吐了上半年的涨幅,且较年初还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和俄罗斯卢布全年则分别下跌15.8%、11%和5%。

(4)全球股市普遍下跌,部分市场跌幅较大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担忧拖累了全球股市。在主要经济体股市中,除美国股市小幅上涨外,其他普遍出现较大跌幅。道琼斯指数从年初的11577点运行至年末的12217点,上涨5%;英国富时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德国DAX30指数和日经225指数全年分别下跌5.6%、17%、14.7%和17.3%。新兴市场经济体股市跌幅普遍较大,如印度SENSEX指数、俄罗斯RTS指数和巴西BVSP指数分别下跌25.7%、21.9%和18.1%。

(5)大宗商品价格前涨后跌,部分金属和农产品跌幅较大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市场对欧债危机的忧虑,同样影响了大宗商品市场,危机之后一直连续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在4月份显现出拐点,除原油、玉米和黄金外,大宗商品全年普遍呈现下跌。英国布伦特原油先涨后跌,每桶从年初的92.5美元上涨到4月初最高126美元,年末又跌至106.7美元,全年上涨15.3%。伦敦LME交易的铜、铝、锌、铅、镍和锡年末分别较年初下跌20.8%、18.2%、24.8%、20.2%、24.4%和28.6%。农产品也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小麦和大豆全年跌幅为19%和11%,而可可、棉花和橡胶全年跌幅则达到或超过30%。贵金属同样先涨后跌,纽约COMEX黄金从年初的每盎司1405美元一度涨到1923美元,后回落至1570美元,全年涨11.7%;白银走势类似,但全年下跌7%。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调一方面反映了全球金融市场避险情绪的升高,但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通胀压力。

第一章总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2011ChinaFinancialMarketDevelopmentReport20113.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对中国的影响全年看,2011年全球经济受日本海啸、欧债危机、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胀过高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市场避险情绪不断升高,国际短期资本也出现了从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到回流美国的逆转,导致外汇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大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也逐步加大。一是主要经济体需求持续疲软,对中国净出口影响较大。

2011年中国贸易顺差已经降到1551亿美元,比2008年近3000亿美元的顺差减少近一半。

净出口的减少虽然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好地“调结构”,但也对中国“保增长”提出挑战。二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仍非常宽松,美日“零利率”政策长期化,欧洲中央银行持续的流动性注入行动也越来越接近美日的“量化宽松”程度,这将为已相当盛行的“套利交易”继续提供条件。套利交易的兴衰与中国短期资本流入、流出密切相关,因此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预期影响较大。

三是欧债危机的不断反复,影响了全球资本的风险偏好,全球资本在“避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之间无序流动。这种流动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涨跌影响较大,对中国国内通胀预期有间接影响,另外也造成了外汇市场的波动,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