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行业问题不能寄望行政化兼并重组

2013-08-22 08:55 来源: 我的钢铁网

近期,奶业兼并重组方案即将出台的消息在资本市场流传。加上今年年初出台的九大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似乎哪个行业出现问题,监管部门都会祭出兼并重组的灵药。实际上,兼并重组不应该是解决行业问题的方法,而是行业问题解决后的自然结果。

纵观国内多年来推行的行政化行业兼并重组,其主要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试图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部分产能退出,从而改善行业的盈利状况。其中,以钢铁、水泥、稀土等行业为主要对象。另一种,是希望通过兼并重组淘汰不规范企业,让这些行业在环境、卫生、质量和生产过程等方面更加安全。这种兼并重组,以食品、药品、煤炭等行业为主要对象。

事实上,兼并重组并不是实现产能合理调整和行业规范化的有效手段。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行政化的兼并重组只是把分散的产能整合到一个名头之下,整合本身几乎不考虑这些产能应该如何相互协调。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产能虽然集中了,但应该退出的产能却仍然无法淘汰。

并且,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增强盈利能力而设计的兼并重组,会给兼并后的企业带来额外负担。同时也导致原本应该消亡的企业,借助所谓的兼并整合继续生存下去。行政推动的兼并重组因此不可能成为有效的缩减行业产能的工具。

而从行业规范化的角度来说,煤炭整合试图解决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严重污染行业的整合意在降低环境污染,但这种整合的实际效果如何,似乎也很难说得清楚。这种效果的不明确,主要因素就在于行业标准不高、行业监管松弛。

试想,如果食品安全事故可以立刻从市场上和法律上摧毁一个品牌或者一个企业,而不是让这个企业换个东家、换个品牌继续存在,那么这个行业的整体规范性将会迅速增强,即便这个行业比较分散,集中度不高。

在这方面,发达市场经济体的例子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在这些经济体内部,对企业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方面的高标准和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使得行业随着自然的市场淘汰而形成合理的行业竞争格局。虽然偶尔也会出现马肉冒充牛肉的事件,但其后果也足以让其他企业引以为戒。

另一个例子是外贸行业。随着发达市场经济体不断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国内以出口为导向的生产企业不断被倒逼技术升级,未能完成技术升级的企业自然被淘汰。而这些行业几乎从未发生过严重的产能过剩或产品不安全的问题。反倒是由于国内监管不够严格,为了消化技术升级的成本,这些企业时常有被曝光污染或生产安全隐患的问题。

显然,面对复杂的行业困境,一律采取行政推动行业整合的政策,是一种怠政,在一定程度上是本末倒置。相反,只有对行业实行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行业监管,通过市场淘汰掉多余的产能和不规范的公司,行业的兼并重组才能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工具,才能真正让公司从并购重组中受益。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