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钒钛战略资源开发试验区建设情况简报

2013-09-05 09:20 来源: 我的钢铁网

今年3月1日,国家发改委复函批准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这是目前国家批准设立的唯一一个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试验区。范围包括攀枝花市全境,凉山州西昌市、冕宁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及雅安市汉源县、石棉县,共13个县(市、区),面积3.1万平方公里,人口383.5万,是攀西地区的资源富集地、产业聚集区和经济发达区。作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的首倡者,攀枝花是唯一被全境纳入的地级市。攀枝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试验区建设作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搞好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

一、试验区建设情况

(一)钒钛及相关产业加速发展

一是钢铁产业向“精”、“特”方向纵深发展。由于钒钛的特殊性能,我市生产的重轨、钢筋、家电用钢、汽车大梁板等众多钢铁产品的质量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攀钢重轨国内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1/3,是全国最大的重轨出口厂家;攀钢无公害绿色家电用钢板打破了欧盟技术壁垒,是国内第一品牌。

二是钒钛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钒产业方面,已开发出钒渣、钒氧化物、钒氮合金、钒铁、精钒等产品,成为生产规模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产品生产基地。钛产业方面,已开发出钛精矿、高钛渣、钛白粉、钛铁、四氯化钛、海绵钛、钛锭等产品,成为国内最大的钛原料基地和全流程钛工业基地。

三是特色机械制造产业异军突起。以钒钛低微合金化为特色的机械制造产业发展迅猛,产品主要涉及冶金成套设备、矿山机械、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4个领域,其中含钒钛汽车制动毂、汽车破碎锤头、履带板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四是循环经济稳步推进。以钒钛磁铁矿表外矿、极贫矿、高炉渣、黄磷尾渣、瓦斯泥、烧结烟尘、钛白废酸、绿钒等二次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钴、铜、镍等稀散金属回收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生产出钛硅合金、工业硫酸、铁系颜料、微细铁粉、氯化钴、阴极铜、碳酸镍、电解锌等产品。

(二)重大科技攻关及产业化成效显著

一是直接还原新流程取得重大突破。通过近年来的持续攻关,我市已形成煤基转底炉、隧道窑等多条直接还原技术路线回收利用高炉渣中的钛,并为铬、镍、铜、镓等稀散金属的回收利用创造了条件。

二是钒资源应用领域得到新拓展。已研制出含钒Ⅲ级钢筋、锰钒系列汽车大梁板、含钒重轨、钒电池样机、含钒钛汽车刹车制动毂、低合金高强度耐磨汽车锤头等钒钛新产品,宇航级钒铝合金半工业试验研究进展顺利。

三是钛产业全流程工艺技术基本打通。四川第一炉海绵钛、第一炉钛锭、第一个钛板卷和国内最长最宽钛锭相继在攀面世。

四是二次资源及稀散金属综合利用稳步推进。表外矿、极贫矿、排土围岩、钢渣、高炉渣、钛白废酸、硫酸亚铁等二次资源已成为可回收利用的原料。

(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卓有成效

全市已建成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冶金产品检验实验室、攀钢国家技术中心、龙蟒国家技术中心等国家级钒钛科技创新平台,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和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和省级创新型企业29家。全市从事科技研发工作的人员超过3000人,其中,国家级专家57人、省级专家54人、市级专家95人,钒钛资源开发的人才队伍基本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受国家产业政策限制。攀西钒钛磁铁矿尽管以富含多种稀贵金属而有别于普通铁矿,但国家目前将钒钛资源开发作为钢铁类项目,制约了钒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另外,钒钛资源开发的配套产业也多属国家限制类项目,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缺少配套产业的有力支撑。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制约。攀西钒钛磁铁矿含有20余种有价金属,结合致密,难于分离,现仅回收利用了70%的铁、47%的钒、15%的钛,铬、镍、镓、钪等尚未得到有效回收利用。亟待攻克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综合回收铁钒钛铬、钒钛磁铁矿高效清洁选矿、钛精矿生产人造金红石、硫酸法钛白清洁生产、金属钛低成本提取、稀散金属提取利用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试验区有限的研发力量与钒钛资源开发的较高技术要求不相适应,从事产业链下游高端产品开发及应用研究的能力极其薄弱,缺少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对产业发展起核心支撑作用的国家级行业研发平台不足。

四是生产要素保障不力。试验区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仅攀枝花可开发量就达700万千瓦,现有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45万千瓦,“十二五”末预计达到480万千瓦。但试验区还无法享受这样丰富的水电资源,企业用电价格偏高,使得企业降本增效困难,影响了试验区资源的创新开发。

五是交通承载力严重不足和环境约束趋紧。进出攀交通不畅、运力不足,是长期制约攀枝花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涉及钒钛产业的采矿、冶炼和深加工等各个方面对生态、能源的消耗都很大,环保成本高,是试验区建设的短板之一。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设中国钒钛之都,研发国际一流的技术,开发国际一流的产品,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和一流的研发平台,促进钒钛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把攀枝花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战略资源开发基地。

(二)发展目标。以建成世界级“钒钛之都”为目标,把攀枝花打造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资源利用效率最优、自主核心技术最强的钒钛产业基地。到2015年,钒钛及相关产业产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钒钛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到2020年,钒钛及相关产业产值力争达到3000亿元,建成世界最大、最强的钒钛产业基地。

(三)重点工作。一是推动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产业化示范。二是拓宽钒的应用领域。三是延伸和优化钛产业链。四是加强共生稀散金属的有效富集提取技术的科技攻关。五是开展清洁生产、节能等技术研究,形成生态型产业链。

四、政策建议

作为试验区重要实施主体之一,攀枝花承担着国家钒钛战略资源开发的历史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恳请协调有关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及时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为试验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一)构建强有力的高层推动机制。鉴于试验区内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和综合开发利用的独特性,建议借鉴攀枝花开发建设初期的“特区”管理模式和绵阳科技城的经验,建立国家级领导协调机制,成立由国务院分管领导或国家发改委主任挂帅的领导小组,牵头开展顶层设计、政策制定、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制定,负责协调国家部委及部省之间的关系。省上成立试验区协调工作机制,负责统筹组织实施试验区开发建设,协调厅局及市州的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加强考核和督促。

(二)编制科学的规划体系。为避免产业同构化,促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开发利用,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议以省发改委已编制的试验区建设规划为基础,按照《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等重要部署,科学编制《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综合规划(2013—2020年)》,并配套编制城市群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做到多规统筹、多规衔接、多规合一。

(三)实施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建议将钒钛产业从冶金化工产业中剥离出来,作为新材料产业加以扶持;将钒钛产业单独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的大项目,在产业导向上予以引导扶持;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出台钒钛产业发展实施细则;在试验区内把与钒钛产业相配套的产业纳入允许类进行配套,降低区内企业成本,延长产业链,发展产业群,建设钒钛新材料基地。

(四)创新资源开发保护模式。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国家发改委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铬、镍、钴等伴生金属资源实现规模化回收之前,红格矿南矿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储备,暂实行封闭性保护。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红格矿南矿区是我市唯一可以整体开发、综合利用的矿区,也是我市打造高水平战略资源开发基地、加快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资源支撑。为此,建议采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模式,对红格矿南矿区的钒钛磁铁矿资源进行适度配置,实施有序开发,最大限度地提升钒钛战略资源的创新开发利用效能。

(五)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建议设立攀西资源科技攻关专项资金,组织国家级科技团队对钒钛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攻关重点集中在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综合回收铁钒钛铬、钛精矿生产人造金红石、高档钛白、硫酸法钛白清洁生产、金属钛低成本提取、稀贵散金属提取利用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对在短期内无法突破和获取的技术与工艺,支持引进国外先进钒钛技术,实现钒钛高端产品的突破。支持钒钛新产品、新工艺、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每年确定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一批产业化项目进行攻关和建设。

(六)创新供地用地机制。建议单独为试验区建设配套安排年度用地指标;允许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指标在全市范围内流转,并延续这一政策;对还在开发利用的矿山进行复垦;扩大临时用地范围,延长用地时间。

(七)开展财税金融改革试点。建议试验区内企业全部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将攀枝花市作为全国和全省的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的试点地区,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基金的收费管理。支持将钒钛磁铁矿纳入资源税改革范畴,将资源税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延续攀钢即征即返资源税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适当降低税率;新进新建企业应全部在当地注册;支持对钒钛产品进行增值税、进出口税优惠;设立钒钛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将钒钛新材料产业纳入鼓励类产业,利于信贷准入使企业获得金融支持;支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支持建立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

(八)实行用电机制创新。建议在试验区内实行统一用电政策,以园区和重点企业为依托实行单列直购电,支持试验区钒钛、稀土、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矿、冶、电联营。

(九)解决交通瓶颈问题。交通是长期制约攀枝花发展的主要瓶颈。建议进一步加强攀枝花作为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和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编制出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推进方案;全面开工建设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攀枝花段今年内正式开工建设;加快丽-攀-昭-遵铁路前期工作;将攀宜沿江高速公路、攀枝花-大理高速公路和攀枝花西区至凉山州盐源县高速公路纳入国家或省上规划,加快启动建设。

(十)支持生态环境保护。攀枝花是长江上游的资源型城市,地处干热河谷地带,加之历史原因的影响,生态环境异常脆弱,水体、大气、固体废物等“三废”污染治理成本高、投入大、任务重,仅依靠我市企业和地方财力无法解决。建议:一是统一制定矿山生态恢复规划;二是对试验区开展整体环评;三是支持建立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新机制;四是中央和省里设立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用于攀枝花生态环境治理。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