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发 浇铸战略资源品牌之花——研究院50周年系列报道之二

2014-12-23 09:31 来源: 我的钢铁网

攀钢因科技而生,依靠科技发展。

50年的拓荒历程,研究院人与兄弟单位科技人员协同攻关,研发出钢轨、乙字钢等一大批知名特色钢铁精品;研发出钒系列享誉海内外的生产工艺及产品,填补了高档硫酸法钛白产品国内空白,使攀钢成为全球第一的产钒企业和我国产业链最为完整的钛加工企业……

50年的风雨洗礼,研究院人将用“求实创新、团结攻关、追求一流”的精神,更加坚定不移地围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产业链延伸的主线,培育更多的精品名牌,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保持攀钢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让以钢轨为代表的钒钛钢产品畅销国内外

谁是当前攀西钒钛磁铁矿的开发主体?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给出答案:攀钢。

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攀钢科研人员在时代的变革中,坚持科技创新,攻坚克难,使攀钢成为国内生产钒钛钢产品最多的钢铁企业,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轨、方圆钢、板材、管材和线棒材钒钛钢产品的研发体系。

从40年前第一支普通钢轨从攀钢钒轨梁厂950生产线下线,到40年后我国已投运的高速铁路中,超过70%的钢轨出自攀钢。研究院人弹奏出了“做强团队、做精钢轨、做优型材”的动人乐章。

40年的光影,有铁的坚定,有钢的顽强。研究院致力于钒钛与钢铁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攀钢特色的专有技术,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占有率的主导产品及知名品牌。

310乙字钢,满足了国家铁路运输货车中梁专用钢的需要;中国重载汽车胫骨——大梁板印上了攀钢的名字;攀钢限制有害物质家电用钢板,打破了欧盟技术壁垒;攀钢的锅炉用无缝钢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钢管产品技术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特种钢材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军工行业和核电工程领域……

“攀钢不应该满足于国内已经饱和的钢轨市场,应该主动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研究院重轨及铁路用钢研究所所长郭华说。

2006年,研究院成立了“系列出口钢轨”项目组,实现了攀钢打造世界顶级钢轨制造商的梦想:从满足美国AREMA标准到满足国际上最严的欧洲铁路联盟EN标准,从满足英国BS标准到满足最高要求的国际铁路联盟UIC标准,攀钢科技人员攻克了系列出口钢轨的成分性能设计、内部质量控制和孔型轧制等技术难点,成功开发出SS、LA等10多个钢种和115RE、136RE、UIC54等10多个钢轨规格,在国际市场上树起了耀眼的品牌之花,在欧洲、美洲、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艳丽绽放。

40年的追寻,永攀高峰的研究院人千锤百炼,让攀钢钢轨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4年度冶金产品实物质量最高奖——“特优质量奖”。

40年的执着,研究院人秉承“产品技术服务,用户适用为先”的理念,让攀钢品牌勃发出震惊世界的力量。

让钒惠及人们的生产生活

攀西钒钛磁铁矿开发初期的方向就是大炼钢铁,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钒钛资源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攀西钒钛资源创新开发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是攀钢自主创新发展的典范。先后开发出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钒铁、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高纯氧化钒、钒精细化工等系列产品,攀枝花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拥有一系列世界顶尖技术和专有技术。

然而,进入新世纪后,生产的绿色高效,为钒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唯其艰难,更显勇毅。研究院开始了氧化钒清洁生产新工艺的研究和探索。经过数年的攻关,首创并形成了当今世界领先的氧化钒清洁生产成套技术,不仅从源头上彻底控制了污染物排放,实现废水、尾渣完全循环利用。2008年,攀钢启动“0.5kt/a氧化钒清洁生产中试线项目”,2012年,又将中试技术成果移植于西昌项目。

项目建成后,科研人员经过两年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为达产达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让钒资源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加大了对钒铝合金、偏钒酸铵、偏钒酸钠等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组织,尤其是加快了钒电池电解液制取及应用技术开发。

“宇航级钒铝合金的生产有一个完美而苛刻的要求,其中的19个元素含量要全部达标。”研究院钒冶金研究所陈海军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断推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事业向前发展的冲锋号已吹响。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研究院形成了攀钢专有的钒铝合金测试分析方法,制定了精密度好、检测范围宽、简便快速和易于实际操作的分析测试规程,可以精确地测定出钒铝合金中的主体元素和19个微量杂质元素,满足了工艺研究、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

“今天,攀钢已成为全球第一的产钒企业,并形成了一系列专有技术、世界顶尖技术。”钒钛新材料研究所彭穗博士说,“但是,钒添加到钢铁里面以后,无法回收实现再利用,所以应拓展钒在其它领域的运用。

那么,钒接下来的应用领域在哪呢?徐匡迪指出,钒将来一个最大的用处就是做钒储能电池。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钒电池在安全性、环保性以及功率容量分离方面有显著优势。

十年磨一剑。2002年,研究院开始了钒电池电解液的研究。“目前,世界上约有90%的钒用于钢铁工业中,钒电池电解液的研发和制备取得成功,将极大拓展钒应用领域。”彭穗说,面对国内外强劲的研究热潮,攀钢钒电池电解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与日本银河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让钛资源及产品更好地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钛,有多重要?

徐匡迪说,对于一个要走向海洋,力图做一个海洋强国的国家,无论是舰船、潜艇还是海洋采油平台,钛和钛合金都是非常关键的材料。

攀枝花钛资源储量世界第一,坐拥如此丰富的资源,研究院科研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

历经40多年艰辛的努力,研究院研发出高钛渣、硫酸法高档锐钛型钛白粉、高档金红石型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海绵钛、钛材等生产成套技术及相关产品。

在回顾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辉煌过去的同时,着眼未来路遥艰辛。钒钛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综合利用呈现“两大两长”的明显特征,即技术难度大、资源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工艺流程长。

攀钢热轧钛卷项目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热轧钛卷应用领域广、产量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09年底,攀钢开始了系统的热轧钛卷研究。

“钛与钢铁的特殊性、加工性能完全不一样。”研究院钛合金研究室主任李军说,“所以技术思路是正确的,但前期的效果并不好。

任重道远需奋进,继往开来新征程。为了查出问题所在,科研人员到现场仔细观察和记录每一个细节,并对照工艺和设备的变化进行分析……最终,众多技术难题被攻克,产品实物质量达到了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热轧钛卷的产量也由2009年的7吨到2013年的2000余吨,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任何一个技术瓶颈的破解,都是令人为之赞叹的奇迹。要攻克这些难关,需要全体研究院人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强的意志和统一的步伐。

2010年以来,研究院通过持续攻关高端钛白粉生产技术难题,让R298一举成为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第一品牌,大型氯化法钛白关键工艺技术研究以及项目实施也快速推进。同时,研究院还掌握了金属钛熔炼、钛材轧制、残钛回收利用等技术,搭建钢—钛联合模式生产钛及钛合金产品工艺技术平台,使攀钢成为我国唯一具有完整钛产业链的企业。

“科技兴则攀钢兴”。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设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打造特强钒钛”的宏伟画卷正徐徐展开。面对未来的征程,研究院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瞄准钒钛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为方向,努力打造规模领先、技术领先、产品领先、成本领先的钒钛产业链,去实现“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钒钛钢铁企业集团”的“攀钢梦”乃至“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钢铁集团,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排头兵”的“鞍钢梦”。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