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铁合金 > 热点资讯 > 正文

以科技铸就矿业脊梁 中国五矿科技创新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分享到:

近日,由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长沙矿冶院牵头完成的“钼精矿加压氨浸全湿法提取钼铼技术”和“复杂矽卡岩型含赤磁混合铁矿高效回收关键技术”两个科研项目成功实现工业应用,有效提高了关键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协会评委会专家一致认可,这是中国五矿推进科技兴企的又一个重要成果。

近年来,中国五矿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集团发展全局的“头号任务”,不断建全“体系化的科技攻关布局、多层次的科技平台、全方位的创新机制、完善的人才成长通道和激励机制”,大力破解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顽瘴痼疾,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要进一步强化创新主体作用,全面建立‘大创新’概念,不断做强创新链、打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创新五矿。”中国五矿党组书记、董事长翁祖亮强调说。

在发展战略引领下,中国五矿基于未来产业和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加强布局。以打造深海深地、钢铁冶金、新能源及前沿材料、战略金属材料、产业数字化等5大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抓手,构建“全链条贯通、全要素汇聚、全场景融合、全方位支持”的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培育深部、深海等领域未来产业,深入推进实施11项行动计划,开展典型应用场景和重大工程建设。配置优势资源,强化1025专项攻关任务组织实施,推动成果产业化应用。“十四五”以来,共申报并获批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8项,其中牵头承担34项,涵盖战略性矿产、循环经济、深海和极地等重点专项。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构建“中央研究院+科技型企业重点学科”机制,首批推出10个学科建设,有效牵动科研资源整合;坚持集团统筹与企业自驱相结合,集中调配45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14家成建制研究设计机构、136户科技型企业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同时鼓励激发各单位在各自擅长学科领域攻克“单项冠军”技术;构建由科技专项资金、科创基金、双创基金、产业基金、政府资金、企业自筹资金等构成的多层次、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体系,形成持续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设立五矿科技创新发展基金,推动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深度融合,基金规模10亿元,支持企业开展重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已完成三批共45个项目立项。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探索“事业合伙人制”产研模式,建立科研人员与科研项目风险收益绑定机制,科改示范企业长沙矿冶院以内部“双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梯级利用项目等多个项目进行探索,运行良好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健全科技创新容错和激励机制,对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项目结果,不纳入相关单位和个人科研诚信记录,保障重大项目高效推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设计相匹配的高价值专利评估指标体系,强化专利创造、申请、获取、运用、转让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和科学管理。

在培育科技人才方面,中国五矿创新建立“首师制”,首批选出首席科学家4名、首席技术专家8名、首席技师3名、特级技师39名,构建具有五矿特色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序列;依托国家海外引才项目,持续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前沿领域高端人才;不断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积极做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任务,打造卓越工程师;强化科技人才发展激励,实施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考核还原、工资总额周期机制,支持人才储备。目前,共拥有科技人才约3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近1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5.7%。

一系列成效快速涌现,全球最细极小径微钻和铣刀、世界首次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世界首创超级电弧炉钢厂热试、全球首例氢冶金项目……作为国家首批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科改示范企业,中国五矿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五矿所属中钨高新金州公司研制的直径0.01毫米全球最小极小径铣刀

据了解,2021年以来,中国五矿5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年度国家科技奖励,17 项发明专利获评中国专利奖;其中,“在线高压水射流喷砂表面清理系统”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金奖;新增授权发明专利超5400件。当前,中国五矿有效专利超5.4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有效专利拥有量比重27. 8%;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近200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1800余项,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

其中,攻克复杂钨及伴生萤石资源高效利用、铁矿资源高效利用、重有色金属冶炼开发、全球最小可量产刀具0.01mm微钻和极小径铣刀等多项核心“卡脖子”技术;打破多晶硅生产技术、高效低耗特大型高炉关键技术等国际垄断;完成世界首次海底自行式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1000米级整体联动试验、世界首创超级电弧炉钢厂热试;圆满建成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中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实现多个“中国首创”,成功问鼎鲁班奖。

  中国五矿所属长沙矿冶院开展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试验

  中国五矿所属中冶赛迪自主研发的超级电弧炉在攀长钢成功应用

着力开展绿色化低碳化技术研究,引领钢铁行业技术革新。应用推动源头减碳、过程控碳、末端去碳,钢铁八大部位19个业务单元低碳新工艺及核心装备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开发国际首个转炉全热回收工艺路线、打造国内首个氢基直接还原竖炉实验平台;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构建以系统性、数字化、开放性为特征的绿色低碳建筑系统性解决方案。

  中国五矿中冶京诚总体设计的全球首例氢冶金工程示范项目

放眼未来,翁祖亮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在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推进创新五矿建设、人才强企行动计划,激发形成科技引领创新、人才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局面,争当国家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行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


资讯编辑:郑雅文 021-26096670
资讯监督:查佐栋 021-26093218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