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铁合金 > 热点资讯 > 正文

资源型城市转型破局铺展美丽画卷

分享到:

  ——来自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的报道

  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已累计安排中央资金约2500亿元,支持资源枯竭城市、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统筹解决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陕西省川市组织召开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来自多部门多地区、深耕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工作的干部实地齐聚一堂,学习工作要求、实地考察调研、交流探讨经验。

  “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多元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在会上介绍,截至2022年,近六成的地级资源型城市建成国家重要能源资源供应基地。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5.7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近30万亿元,10年间翻了近一番。

  立足优势谋求多业共兴

  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过去很长时间,铜川发展都依赖于煤炭水泥产业,也因此造成产业结构失衡、资源开采枯竭、生态环境透支,一度沦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2009年,铜川被界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痛定思痛,铜川加快走上转型发展之路。

  ——重塑产业结构。铜川积极整合煤炭、水泥、非煤矿山等行业资源,拆除全部工艺落后的水泥生产线,退出煤矿23处、去产能1188万吨。

  在冀东水泥铜川有限公司,铜川市工信局局长何育宁一边走一边向与会代表介绍经验做法。该项目是产能置换、升级换代和万吨规模化生产的集成项目,在拆除原有4条总产能1.25万吨/日熟料水泥生产线基础上,新建1万吨/日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15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及10万吨危废协同处置设施。目前,该项目单线与常规线标准相比,生产规模、人均劳动生产率与运营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拉长产业链条。在铜川市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里,与会代表注视着一件件银色轮毂从生产线上快速掠过。这条生产线正是铜川在传统优势产业中实现“突围”的缩影。

  “园区以煤电联产联营为特色,项目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产能相互匹配,形成了以铝精深加工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主任曹永介绍,目前,铜川铝产业已经从单一的电解铝拓展出多元化的产品链条。

  ——更新城市面貌。曾被称为“共和国煤炭工业的长子”的王石凹煤矿在关停后,治理废弃矸石山废渣16.7万平方米,覆绿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华丽转身为工业遗址公园。

  铜川在全国率先启动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搬迁治理,累计建成安居住房490万平方米。在陕西省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锦绣新城”,与会代表们漫步在干净整洁的居民区中,与22万名居住在此区域的矿工和困难群众共同感受“煤”好生活。

  通过全域治理和重点修复,铜川如今已成为国宝朱鹮在秦岭以北的野化放飞地,铺展开一幅美丽画卷。2021年,作为2020年度“推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明显”城市,铜川被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

  铜川因国家之需而设市、因时代之变而转型,如今因时代之进而焕发新活力。更亮眼的是,今年上半年,铜川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位居陕西省第一。

  因地制宜探索路径方法

  面对“转型”这道资源型城市的“必答题”,各地都在积极求解作答,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题思路。

  现场会上,陕西铜川、河北石家庄井陉矿区、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辽宁阜新、安徽铜陵、山东枣庄、河南濮阳、重庆万盛经开区、宁夏石嘴山惠农区等9个典型地区政府负责人作经验交流发言,陕西榆林等17个资源型地区作书面交流,分享了转型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接续替代产业培育等一大批鲜活案例和宝贵经验。

  一种思路是在原有地方产业基础上,拓展更有技术含量、更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

  山东省枣庄市将锂电新能源作为产业转型的突破口,组建市级锂电产业联盟,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产业基金,连续两年举办中国(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先后招引欣旺达等行业领军企业投资落地,锂电新能源企业发展到117家、产品种类达300多个,锂电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中国北方锂电之都”,擦亮了“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产业名片。

  安徽省铜陵市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发展铜基新材料、光电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产业链招商,以产业支撑长远发展。2022年,其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9%、居安徽省第二位。

  同时,记者注意到,在谋求产业转型的同时,文旅也成为了多座城市聚焦的新方向。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积极整合红色文化、工业遗址和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打造集红色研学、工业文化、乡村体验、休闲康养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井陉煤矿被纳入国家第二批工业遗产、国家首批“大思政课”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仅2023年春节就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7000万元。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体育基础,积极打好“旅游+体育”特色牌,黑山谷·万盛石林、奥陶纪等核心景区提质升级,体育赛事经济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国际羽毛球大型赛事50余场次,旅游、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6%,“全域旅游·活力万盛”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集体“突围”取得重要成果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一是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资源型地区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新发现一批潜力较大的矿产地,煤炭、黄金以及稀有稀散元素等矿产资源勘查取得明显进展。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由降转升,主要能源资源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截至2022年,近六成的地级资源型城市建成国家重要能源资源供应基地。新能源开发利用步伐明显加快,装机容量年均增速超过50%,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占全国四成。有关地方因地制宜开展“光伏+”采煤沉陷区修复、利用废弃矿坑建设地下储气库群等,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矿区利用模式,并逐步在新能源产业链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二是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5.7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近30万亿元,10年间翻了近一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各资源型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与周边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合作,对接先进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城市间发展均衡性协调性稳步提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努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截至2022年底,河北省唐山市等15个资源型城市建立综合保税区,辽宁省抚顺市等28个资源型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开放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三是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广大资源型地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转型突破口,加快补短板强弱项,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地质灾害隐患区居民避险搬迁持续推进,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道路、水电气暖等市政设施日益完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十四五”以来,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带动下,有关采煤沉陷区和独立工矿区累计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区居民避险搬迁16.8万户、56.5万人,改造修缮老旧住房27.8万户,新改扩建道路里程超过7800千米,新增日供水能力超过80万吨,新改扩建供水、电力管网分别超过9500千米、4800千米,新增学前教育学位5.5万个、义务教育学位18.7万个,新改扩建医疗机构床位2.3万张,建设接续替代产业平台227个、吸纳就业66.7万人。

  四是多元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资源型地区立足自身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推进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特色服务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资源型产业占比逐步降低,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黑龙江省大庆市坚持“油头化尾”发展方向,打通石油精深加工产业链,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湖北省黄石市依托特钢产业基础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制冷压缩机产量居世界第一。山东省济宁市整合港航资源,打造多式联运通道,发展成为重要的物流枢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围绕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工程技术服务产业集群,业务拓展至国际市场。

  五是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资源型地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步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绿色矿山建设稳步推进,垃圾污水处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不断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持续优化,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曾经满目疮痍的矿山环境重现绿水青山。截至2022年底,资源型地区已建成68座国家森林城市、5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84座国家园林城市,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淮南市、陕西省宝鸡市等先后荣膺联合国人居奖,资源型地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谋求转型的资源型城市,必将如凤凰涅槃、焕发新生。(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安宁)


资讯编辑:刘金泽 021-26093015
资讯监督:查佐栋 021-26093218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