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铁合金 > 热点资讯 > 正文

哈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新年伊始,哈密市聚焦自治区党委赋予哈密“一标杆两典范”总体定位,紧紧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哈密市二届六次全会提出,构建以六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2月23日,在哈密大南湖煤电基地内,作为疆电外送重要配套煤矿—中煤新疆哈密能源公司大南湖七号煤矿调度指挥中心内,生产调度正在有序进行,2023年,煤矿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为今年顺利高效生产提供了支持。春节期间,煤矿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生产举措,保证了煤炭可靠供应。

大南湖七号煤矿位于哈密市以南70公里处,井田面积85.37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4.5亿吨,设计年生产能力1200万吨。从煤矿开工建设以来,注重智慧矿山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构建起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的矿山工业互联网,确保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转平稳有效。

今年以来,煤矿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安全生产、提质增效为主线,全面做好稳生产、电煤保供等各项工作,实现了稳步开局、稳中有进。为了最大化发挥资源保供优势,公司围绕煤炭安全绿色开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能源低碳融合三个重点环节,推动采煤机与建成的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能力和保供能力。当天,在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清电硅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闫富超和同事们正在生产来自安徽、陕西等地光伏企业的订单。

清电硅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60吉瓦单晶硅拉棒切片一期10吉瓦项目于去年12月进入到了调试验收阶段。整个项目采用行业最先进炉型,具有低氧、低碳等优势。原料投炉后,通过一键拉晶工艺生长至5600毫米单晶硅棒,流转至截断、开磨、加工成方棒,再运转至后续切片组件车间,最终产出太阳能电池板。

项目采用了高度智能化系统,将工业硅炉运行过程自动控制和管理分析优化充分融合,真正实现生产管理一体化,在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控制产品的均一性,进一步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清电硅业有限公司在哈密市打造的光伏硅基示范产业园将从光伏产业链上游的硅料、硅片生产等环节,引领新能源上下游企业向哈密集群集聚,助力哈密市光伏产业实现从系统应用向产品生产的转变,一期10吉瓦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均销售收入76亿元,年均利税约8.3亿元,带动就业1400余人。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一期年产5万吨项目将于2024年开工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50亿元,年利税8亿元,直接带动就业2000余人。

2023年,哈密市依托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平台推动工业经济提档升级强力推动了华钛年产3万吨高性能钛及钛合金新材料项目,中和合众年产100万吨羧酸及其下游产品一体化项目、昕昊达球团工艺升级改造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7亿元,同比增长8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6.7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增加值19.72亿元,同比增长10.9%。中国共产党哈密市第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构建以六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园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遵循。

目前,哈密已形成煤炭深加工产品规模年产500万吨、每年煤炭分级分质综合利用产能2000万吨、每年煤焦油加氢160万吨的生产能力;已聚集了以金风科技、海装风电等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主要装配件本地化生产率已达70%以上,已形成年产2万吨钛及钛合金和年产6万吨高钛渣生产能力等。“十四五”期间,哈密市加快培育构建以六大产业为主导富有哈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建成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最大的地级市,全疆重要新材料产业基地,全疆乃至我国西部能源装备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集散中心。预计到2025年,煤炭深加工产业新增总投资达到2000亿元,预期实现总产值2600亿元;形成每年2000万千瓦风机整机及配套设备生产加工能力,风电装备产业关键零部件本地生产率达到90%以上;达到50万吨钛精矿、5万吨钛材生产规模;建成10万吨原镁生产规模,实现产值22亿元;硅基产业累计投资超过340亿元,年产值超过400亿元。


资讯编辑:马爽欣 021-26090020
资讯监督:查佐栋 021-26093218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