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铁合金 > 热点资讯 > 正文

厦门和储能源董事长林卫星博士:未来三年,新型储能装机有望年化新增100GWh

分享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要“发展新型储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新型储能。这意味着新型储能行业有望迎来更好地发展。

与之相关的是,全国“两会”前夕的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多次提及并强调了新型储能的重要性和作用。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梳理,2023年,我国共发布了653项储能直接和间接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政策60项。然而,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呈现出各种新的矛盾,其中,电源侧储能“建而不用”的问题备受各方诟病。

导致源侧配储“建而不用”的局面,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客观因素是其成因。

一是,自2020年9月20日双碳战略提出后,锂电储能产业才引起资本、技术、社会的关注,锂电储能行业产业化发展时间仅三年左右,各技术环节,尤其是整机系统方面尚不成熟。

二是,留给中国实现碳达峰的时间窗口不足10年,风电、光伏是实现碳达峰的重要技术路径,大量的新能源接入电网,势必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必须发展储能产业。通过“强配储能”,可以为储能行业提供技术迭代最小市场容量保证,从而迭代储能电池、温控、集成、整机等全产业链技术。

三是,中国的电网较为强大,电网尚能消纳当前接入的新能源。新能源侧配储无盈利模式,新能源电站配的储能投运后不仅无法带来额外的营收,反而会增加新能源电站的损耗,储能对新能源电站而言不仅是一次投资负担,若储能投运,对新能源电站而言还是长期运营负担,从而导致新能源电站配储“建而不用”。

截至2022年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0.13亿kWh,而截至2023年9月,中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9.2亿kW,火电累计装机13.7亿kW。新型储能的累计装机仅为风电光伏累计装机的1.4%,而若要实现双碳战略,储能的kWh配置量与风电光伏的kW配置量几乎为1:1的关系,储能未来还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初步估算,要真正实现双碳战略,未来火电机组的发电量将主要由新能源发电的发电量取代,考虑到新能源发电的有效利用小时数仅为火电的1/4,为了取代火电的新能源发电量,新能源发电的装机将至少增加13.7亿kW*4=54.8亿kW。考虑储能与新能源装机1:1配置关系,真正实现电力碳中和时,储能装机将为2022年底累计装机的(54.8+9.2)/0.13=492倍。电力的使用仅占全社会用能的1/3,为了实现全社会碳中和,储能的装机将增长492*3=1500倍。站在碳中和长远目标看,储能的装机仍有近1500倍的增长。该1500倍还未考虑社会用能的增长。若考虑社会用能增长,储能装机量还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资讯编辑:于庆辰 021-66896611
资讯监督:查佐栋 021-26093218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