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铁合金 > 行业动态 > 正文

河南新安:着力打造 “中原钛谷” 核心区

分享到: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寒意逼人,而位于河南洛阳新安县的新钛产业园里却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工程技术人员加班加点,昼夜施工,一根根钢构立柱拔地而起。预计12月底,一个集对接洽谈、项目孵化、后续服务等于一体的接待展示中心将建成投用,这标志着该县新钛产业园建设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说到钛,不能不提到洛阳双瑞万基海绵钛,这家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和万基控股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大型海绵钛生产企业,拥有万吨产能,依托雄厚的技术支撑和当地“煤—电—”产业优势,坚持科技创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能将纯度为99.8%的海绵钛进一步深加工提纯为99.995%的钛晶体,具有国内钛材的“定价权”。目前二期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项目自主研发的还蒸、氯化、电解三项核心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拥有专利20余项,产品综合能耗仅为国内传统工艺的60%,建成后可生产出高品质的航空级海绵钛产品,总产能将达3万吨,届时将成为国内最强最大、世界前三的海绵钛供应商,将为下游产业链布局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支持,吸引钛产业链中、下游钛材加工企业聚集到周边地区。

近年,新安紧紧围绕洛阳“四高一强一率先”总体目标、“9+2”工作布局和“565”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思路,坚持科技创新突破、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发展战略,依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区位优势,初步形成了“两大主导、两大新兴、两大特色”(“222”)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了产业融合发展和集群发展,促进该县产业向高端化、新型化、集群化和绿色化转型。

新钛产业园正是新安“222”产业体系布局中新材料的重要一环。洛阳市“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原钛谷”目标,以新安县、高新区、洛龙区三个片区在功能与发展上错位协同,以新安上游产能带动,高新创新技术驱动,洛龙产业协同联动,共同构建“新安—高新—洛龙”钛产业带谷。

作为核心区之一,新钛产业园规划面积2072亩,其中一期1000亩,二期1072亩。整个建设将贯穿十三五,分生产加工区、生产服务区、技术创新区、现代生活区、金融区五大区域。

新安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园区已征地450亩,厂平、道路、管网等已规划完毕,二期将利用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搬迁,涉及的180户已完成测量工作,年底前将完成全部搬迁。

为进一步做好项目对接工作,前期产业区派出10人招商小分队走访了“双瑞万基钛业”90%的下游用户,与5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其中签约2家。这其中就有“核新钛业”,得知新安县要建钛产业园,双瑞万基的客户宝鸡核心金属有限公司主动对接,成为第一家入驻企业,在新安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核新钛业”,拟投资2亿元,主要生产钛棒、钛管、钛丝等,目前正在实施基础工程施工;另一家签约的企业年底前动工。

新钛产业园建设对于中原地区钛重要原产地的新安来说,将彻底摆脱“墙内开花墙外香”和“一条腿走路”的短板,丰富钛衍生产品,补齐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墙内开花满园香”和“两条腿跑步”目标。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新钛产业园力争入园企业超过50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以上;就地消化1万吨钛材,重点在海洋舰船用钛合金带、板、管等航空航天和舰船产业,钛心脏支架、钛骨关节等医疗器械产业,高纯钛、转子级海绵钛等化工装备产业,建筑用材、精密铸造产品等建筑装饰产业和3D打印钛合金零部件、钛锅餐具等民生用品产业发力,确保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

该县县委书记王玉峰表示,钛作为稀有新型材料,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新安将紧紧抓住洛阳市建设“中原钛谷”重大机遇,努力建设省级钛锻造产业基地,构建钛合金材料研发和生产中心,重点发展大型棒材、宽厚的棒材、大直径超长管材、精密深加工产品所需要的钛合金材料。打造“海绵钛—熔炼—加工—产品—应用”产业链,扩大市场用途,地方占有率,着力打造“中原钛谷”核心区。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