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铁合金 > 热点资讯 > 正文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丨8.5万亩农田实现节水滴灌全覆盖 阿拉善孪井滩引黄灌区年节水1000万方

分享到:

深秋时节,走进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的孪井滩引黄灌区查汉高勒嘎查,农户院子里堆满了小山一般金黄诱人、籽粒饱满的玉米。“今年夏天虽然遭遇了大旱,但由于农田都实施了节水滴灌,产量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预计每亩玉米产量可达到1800斤左右。”该嘎查党支部书记谢文清告诉记者。

孪井滩灌区是阿拉善盟最大的引黄灌区,也是全区唯一的黄河四级引黄灌溉区,现有耕地8.5万亩。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干旱少雨、过度放牧,导致生态持续恶化,沙尘暴频发,沙漠化每年以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扩展蔓延,致使部分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对此,阿拉善盟委、行署审时度势,提出了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为核心的“转移发展战略”,实施孪井滩引黄灌溉工程。经过4年的开发建设,引来了黄河水,开发了近10万亩耕地。与此同时,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33个苏木(镇)87个嘎查的1588户牧民5456人陆续搬迁过来,一座崭新的城镇在戈壁荒滩上悄然崛起。

孪井滩灌区是一个水资源匮乏地区,每年通过四级引黄工程从黄河取水4000万立方米用于农业灌溉。但长期以来由于灌溉方式落后,水资源使用效率低,地水矛盾突出,农户增收乏力。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2012年起,孪井滩灌区陆续投资上亿元实施节水改造工程。2021年4月初,随着最后1万亩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的完成,孪井滩灌区8.5万亩农田全部实现了节水灌溉。

为管理好宝贵的水资源,近年来,孪井滩灌区每个嘎查都成立了用水协会,而且每个蓄水池都由推选出来的“池长”负责管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不仅是灌溉方式的根本改变,同时,也促进了孪井滩灌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2022年,孪井滩引黄灌溉工程又进行了信息化升级改造,通过先进的水量计量、信息化监控等技术手段,建成了一套良性的供水服务体系。

孪井滩灌区滴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推动了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使用滴灌带后,该灌区以前的农渠、毛渠都被铲平,不仅使有效种植面积扩大了近15%,还更有利于机械化种植,让农民基本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以前种地都是大水漫灌,极浪费水,人还辛苦,几十亩地都种不过来,产量也低,平均亩产只有1000斤左右,一亩地几十元都没人承包。普及滴灌带后,实现了旱涝保丰收,平均亩产达1800斤以上,种几千亩地也不觉得忙,土地每亩租金也因此涨到了600元以上。”查汉高勒嘎查农户魏玉新感慨地说。

如今,在孪井滩灌区,种植几百亩、上千亩的农户比比皆是,仅魏玉新家就种了1000多亩地,每年收入达40多万元。

据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农牧林水局副局长金斯琴巴图介绍,以前种玉米每亩用水在530立方米以上,采用滴灌技术后,每亩用水只需404立方米,节水126立方米,按每立方米水费0.26元计算,每亩可节省33元,节水增效显著提升。

为让宝贵的黄河水更好地造福一方,多年来,孪井滩黄灌人全力以赴推进大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陆续实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中西部地区节水增效、水权置换节水改造、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项目,孪井滩灌区实现节水滴灌全覆盖,水资源利用率持续提升。

经过黄河水多年来的灌溉,如今的孪井滩引黄灌区土地肥沃,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家家都过上了幸福生活,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已初步建成了“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孪井滩引黄灌区通过实施节水改造,灌区8.5万亩农田实现节水滴灌全覆盖,节水效率达25%以上,每年可节水1000万方;农民收入也在成倍增加,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亩均纯收入不足200元,到现在亩均纯收入1200余元,增长6倍之多。2022年孪井滩引黄灌区被国家水利部评为节水型灌区,实现了阿拉善全盟及自治区节水型灌区零的突破。

 


资讯编辑:姜佳琪 021-26093828
资讯监督:查佐栋 021-26093218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