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铁合金  >  热点资讯 >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

  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扎实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

  一、实施工业节能监察和诊断服务

  聚焦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数据中心等重点用能行业领域,对全国4391家企业开展节能监察,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用能。支持113家服务机构为1863家中央企业、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帮助企业深挖节能降碳潜力。

  二、强化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3年版)》《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第二批)》等,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实施电机、变压器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培育材料、研发、配件、设备、服务等节能环保产业链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0家,提升高效节能装备供给和能效水平。组织有关单位开展12场“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推动供需对接。

  三、强化能效和绿色制造标杆引领

  会同有关部门发布43家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及先进能效指标、43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分领域发布典型经验与做法,带动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提升。全年培育绿色工厂1488家、绿色工业园区10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05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07家。开展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指导160个国家高新区编制《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面向38家国家高新区征集80个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场景创新案例,推动国家高新区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四、优化工业用能结构

  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电子及基站等行业领域,遴选发布19个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总结先进技术和运营模式予以推广。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活动,遴选45家示范企业和81个智能光伏特色应用项目,推动智能光伏的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核电装备、风能、太阳能、电池等绿色低碳产业链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00余家,保障节能装备产品高质量供给。

  五、深化工业绿色发展产融合作

  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上线工业绿色发展、石化化工老旧装置技改专区,汇聚金融资源精准支持工业绿色发展,工业绿色发展专区入库优质企业3997家,助企融资931.19亿元;石化化工老旧装置技改专区入库优质企业375家,助企融资145.58亿元。

  六、积极引导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建立《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等标准体系框架,安排《低碳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基站》等88项行业标准计划,发布《印制电路板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等171项行业标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数字赋能行业降碳,举办“新绿杯”大赛,遴选发布31项通信机房绿色改造优秀案例,印发《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七、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遴选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带动各地建成万余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其中98%的原材料行业示范工厂部署了安全、能源、环保管控系统,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分析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有效提升安能环管控水平,碳排放平均减少12.4%。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绿色低碳”方面,累计遴选培育28个典型标杆案例。

(工业和信息化部供稿)

 
资讯编辑:刘金泽 021-26093015
资讯监督:查佐栋 021-26093218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